作品详情
艺人介绍
使用保养
支付方式
免费热线:
4007801885
点击询价
作品描述
此壶在第十六届中国(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获得“中国工艺美术金奖”。壶身呈菱花筋囊造型,由上到下如同一只莲蓬的形状,圆润的壶盖并无筋纹装饰,而这莲花造型的壶钮则清雅脱俗,泛着淡淡清香,脱颖而出、这便是"脱颖"之意
作品展示
艺人简11介
中国陶瓷协会会员,江苏省工艺美术学会会员,宜兴市陶园阁紫砂研究所负责人,现为中国工艺美术家协会会员,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顾绍培工作室创作设计人员、嫡系传人。
1972年生,1992年进中国宜兴锦达陶艺有限公司艺培中心习壶技艺,后经考核被破格选送特艺班进修。1995年进总工艺师顾绍培大师工作室深造至今,同时接受中国南京艺术学院吴山教授造型装饰设计的专业培训,基本功扎实。技艺注重历代名人风格,追求艺术完美,造型严谨,善作筋纹、方器,近期每年都有新品问世获奖,曾多次参加国内外大型展览,并且屡屡获奖,还应邀参加各地区进行学术交流与技艺表演。
经历:
1992年进中国宜兴锦达陶艺有限公司艺培中心习壶技艺,后经考核被破格选送特艺班进修。
1995年进岳父总工艺师顾绍培大师工作室深造至今,同时接受中国南京艺术学院吴山教授造型装饰设计的专业培训。
2008年毕业于江苏经贸技术学院工艺美术专业。
现就读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紫砂艺术高级研修班—陶瓷艺术设计系。
2010年《汤杰顾婷紫砂艺术作品集》由黑龙江美术出版社出版。
2016年7月,入选第二届江苏省陶瓷艺术名人。
获奖作品信息:
1998年5月花货作品《小蜜桃壶》被无锡博物馆永久收藏。
1999年12月原创方器作品《祥龙福虎壶》、《博古什锦套盆》在《中国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展》中双双荣获中国工艺美术铜奖。
2000年9月筋纹器作品《菊蕾壶》被无锡博物馆永久收藏。
2003年他设计的方器《四方玉玺壶》在获第一届中国陶瓷艺术展“方圆杯”铜奖。
2000年与妻子顾婷共同设计的学院派创新作品《志远壶》在江苏陶艺评比中荣获二等奖。2001年《天乐壶》在中国宜兴国际陶艺展中荣获三等奖,该作品也被无锡博物馆永久收藏。
2001年夫妻合作的《联璧提梁壶》荣获第三届中国工艺美术铜奖。
2002年《龙风呈祥套壶》获中国茶文化紫砂艺术展优秀奖。
2002年12月《什锦紫砂套壶》荣获中国华东工艺精品展银奖。
2003年5月《升华提梁套具》荣获首届宜兴陶协新人新作一等奖。
2003年10月《春涌大地壶》荣获第一届中国陶瓷艺术展“方圆杯”金奖,在2005选送中国博物馆中南海紫光阁收藏。
2004年《锦云玉柱对壶》荣获全国礼品工艺品金奖。又在2005年的第二届宜兴陶协新人新作二等奖(传统工艺)。
2005年7月19日,是我国杰出艺术大师,徐悲鸿先生诞生110周年纪念日,为了这位伟大的画家,宣传徐悲鸿大师的高尚品格,弘扬悲鸿精神,宣传宜兴紫砂文化。和顾婷受宜兴市徐悲鸿纪念馆的委托,制作“悲鸿奔马壶”,该作品有故宫博物院收藏、北京徐悲鸿纪念馆收藏。
开壶养壶
1、开壶方法:
|
1、清理污渍 将壶里壶外及配件清理干净,用热水将壶内外冲洗一遍,可起到暖壶的作用。
2、开始泡茶 选择喜欢的茶叶冲泡,并用茶汤淋壶身。在水温极高时,壶本身的细孔会略微扩张,水气会呈现在茶壶表面,此时趁热用养壶巾擦拭壶身。此步骤连续操作三遍以上,所泡茶汤不适宜饮用。
3、自然晾干 冲倒数泡后紫砂壶的火气几乎除尽,再用清水冲洗干净,将壶自然晾干,接下来便是日常养用! |
![]() |
温馨提示: |
|
2、养壶原则:
|
|
1、冲泡茶之时先用温开水浇湿壶外壁再往壶里冲水,就是常说的“润壶”; 2、用完后用棉布擦拭壶身,保持壶的干爽,壶内不要留茶汤,以免堆积茶 垢影响壶的品相; 3、紫砂壶使用一段时间要放置三五天,给其有个“休息”时间,让壶身彻 底干燥; 4、勿放在多油或多尘埃的地方,保持紫砂壶的结构通透; 5、遵守“一壶事一茶”原则,以保证茶味不会互窜; 6、切勿使用洗洁精及其他化学洗涤济清洗紫砂壶,会破坏紫砂壶原有的 光泽。 |
|
发票制度
蜀茗紫砂温馨提示:官网商品标价或报价均为不含税价格,需开具发票的客户请与您的专属顾问联系。
重要提醒:以下为shumingzs.com支付方式,切勿通过其它非法方式支付。为了尽快确认您的付款,付款金额请随意带个零头,比如5800.08
- 公司账户转账
- 户 名:孙蕾
- 开户行:中国工商银行上海市辖区普陀区岚皋路支行
- 账 号:9558801001166941523
- 户 名:孙蕾
- 开户行:中国交通银行中山北路支行
- 账 号:6222620110055294772
- 企业支付宝转账
- 账 号:sunlei925@hotmail.com
- 收款人:孙蕾
- 扫码支付
- 现金/刷卡
- 光临实体门店,可支持现金与刷卡支付
同艺人作品
同壶型作品
同泥料作品
同容量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