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桃小口一点红
一屡长发似彩虹
虽无粉黛胭脂色
古来英雄谁不宠
西施
西施作为中国古代四大美人之一,
丰姿婀娜,貌美倾城,令人赞叹。
而在紫砂界有这样一款壶,因其秉承了西施所有美貌特性,故而得名——西施壶。西施壶壶身圆润,截盖,短嘴,倒把,憨态可掬,堪称壶中尤物,颇受现代女性喜爱。
陈宏林制
来历
说到西施壶的来历,也是有渊源的,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图谋复国,献西施给吴王夫差,实为要西施去颠覆吴国,吴国除夫差外都知道西施是间谍,以伍子胥为代表的大夫们时时都想杀西施,但苦于无证据,因为西施是从不干政,也不说三道四,必须说的也一定会说的圆润。只管与夫差嬉戏玩乐,以耗其国力,荒其朝政,终使吴国灭亡。
吴建明制
西施壶的流口短而圆润,也符合西施的为人处事,樱桃小口是外在美,说话圆润不伤冲人是内在美。俗话说祸从口出,病从口入,如果西施在言行上稍有疏忽,随时会引来杀身之祸,更难完成复国任务。
李霓制
同时西施壶的壶身演绎着浣沙女丰满诱人的美乳,在浑如一体的截盖上方,展现出少女般的至纯至清,樱桃小口是中国美女代表特征,用其做流嘴,即形象又实用。也正是因此,西施壶原名“西施乳”。
夏青制
壶的独特倒把,又寓意着美人长发飘逸的动感。西施壶的壶身又犹如那粉润圆秀的脸颊,樱桃小口般的流嘴微启欲说,截盖上高贵的发冠作为壶纽,更显得成熟与华贵。
朱建伟制
据各种史书料记载,西施壶的首创者一般被认为是徐友泉,明末清初的吴梅鼎给了徐友泉极高的评价,称他为:“若夫综古今而合度,极变化以从心,技而近乎道者,其友泉徐子乎。”
吴梅鼎还曾称赞西施壶为:“至于摹形象体,殚精毕异;韵敌美人(美人肩),格高西子(西施乳)。”
工艺
从500多年的紫砂历史看,西施壶这件艺术品作品,也融汇着无数紫砂人的智慧和艰辛,凝聚着紫砂艺人丰富而简洁的艺术语言。
就拿壶嘴来说,运用的是暗接法。最不易的就是处理吻合度和流畅度。壶嘴与壶身过渡圆润,浑然天成,长度不到一公分的壶嘴,已经缩小到了极致。
西施壶的壶盖用的是截盖工艺,以壶整体截取一段作壶盖,简洁明快,整体感强,壶盖与壶口严丝合缝,外轮廓线流畅自然。再拿起一把西施壶,触摸它柔和的线条、浑然一体的壶身,还会觉得它简单吗?
可圈可点的独特倒把,似西施挽起的发髻轻轻垂下,假使倒转过来,美人美发飘逸的动感瞬间消失殆尽。可见创作过程中经过了多少推敲。其实越简单的东西,最难。
(专业客服24小时在线,期待你的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