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小忠
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
江苏省陶瓷艺术名人
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会员
宜兴陶瓷艺术专委会会员
潘小忠,1968年生于陶都宜兴,80年代中期进入宜兴紫砂厂学艺,开始了自己弃木工从陶艺的艺术生涯,师承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徐汉棠。作为冯桂林先生(1902~1946,着名紫砂艺人)的唯一传人,潘小忠和桂林先生孙女冯勤芳一起研习桂林先生创作手记,深悟紫砂创作之道,使其制作技艺突飞猛进。加之潘小忠孜孜以求、勇于进取、不断实践的创作之心,多位名家大师悉心指导,其作品可谓泥、形、工、款、功俱佳,成为中青代不可多得的实力派艺人。《乐钟》、《六方掇球》、《四方竹段》等作品无愧于代表作,无论制作工艺,亦或线条处理,无一不尽显其良好的紫砂天赋和独到的创作理念。
如果说紫砂圆器是温润儒雅的文人雅士,那紫砂方器就是血气方刚的武者将领。曾经有过木工经历的江苏省工艺美术名人潘小忠,在进入紫砂的行业之后,就对紫砂方器有着天生的偏爱。
兴趣是成功的一半,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潘小忠对方壶的偏爱,让他在学艺时不断的探索,不断的实践。他研究探寻的历史文化,探讨方壶的工艺特色,研究方壶的发展背景,寻找方壶在当今社会的艺术道路。尤其是在当代紫砂大师徐汉棠先生的指导下,对艺术的领悟更加深刻,好紫砂壶不仅要给人以美的视觉感受,更要让人在内心深处产生共鸣,触动人的灵魂。
荣誉经历:
2015年10月荣获首届“景舟杯”高级职称组铜奖。
2012年应邀参加清华大学陶瓷艺术大师高级研修班学习(整个行业同期总共3人),为其以后的紫砂创作和行业影响力又增添了一定含金量,其作品后期市场潜力不可估量,值得关注。
2016年7月,入选第二届江苏省陶瓷艺术名人。
2016年12月受邀参加第七届阿联酋“谢赫扎耶德文化遗产节”宜兴紫砂展,参展作品:《竹壶》、《梅壶》。
亚明四方
竹韵
潘小忠正视传统铭壶的艺术价值,从古人的作品中学习创制方壶的经验。他研究各个时期的紫砂大师们的方壶作品,细细品味,反复的揣摩。在紫砂界,历来就有“一方抵三圆”之说,相对于紫砂圆器,方壶的制作难度更大,要求更高,唯有投入更多的精力,才能在方壶的艺术之园盛开娇艳的花朵。因此,潘小忠在研究传统铭壶之余,对传统的壶形反复的仿制,他不求造型的完全照搬,只要神韵的完美再现。在仿制传统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制壶功力,沉淀自己文化艺术的涵养。
(专业客服24小时在线,期待你的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