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小明
高级工艺美术师
青年陶艺家
江苏省工艺美术学会会员
孔小明,1962年出生于制陶世家,高级工艺美术师,青年陶艺家。江苏省工艺美术学会会员。1986年-1989年在江苏省轻工学校陶瓷工艺专业学习毕业。1992调进紫砂工艺厂研究所从事创作设计,在创作过程中受到潘持平老师指点并受吕尧臣老师作品风格影响。其作品在传统基础上,恰当地加上有规则绞泥纹样装饰,整体美观大方,极具艺术性、观赏性、实用性。做工精细挺拔,线条流畅自然,每件作品都溶注着自己的心和意,每件作品都散发出浓郁的东方艺术特色,作品曾多次参加全国陶瓷展评与获奖。
由于生于制陶世家,又毕业于江苏省轻工业学校陶瓷工艺专业,所以起点很高。孔小明进紫砂工艺厂不久,就因有灵性,肯动脑筋,能干能吃苦,被调入紫砂研究所工作,从事艺术设计,在创作过程中得到了潘持平的指点,受益匪浅。尤其是吕尧臣大师魔幻般的绞泥艺术,深深地吸引着他。经过长时间的观察思考,在有意无意之间,孔小明开始了绞泥制壶技艺的探索学习,兴趣使然,灵巧开路,时间不长便悟得其中之道。他的文化素养、动手能力、审美情趣,以及个人喜好等,仿佛忽然间找到了多年积累的释放点,触摸到了艺术的灵感。一道绚丽的彩虹,与紫砂欢歌曼舞,彩绸飞扬,山川起伏,水袖飘动,这美妙的画卷,在他胸中渐渐被伸展开来,一把精美的紫砂壶诞生了。
部分荣誉:
1995年《古兽豹方壶》在宜兴市紫砂陶艺试评中获三等奖;
1995年《唐草提梁壶》在宜兴市紫砂陶艺试评中获三等奖;
2001年《含苞待放壶》在第三届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获优秀奖;
2001年《天地合—壶》在第三届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获铜奖;
2001年《唐草提梁壶》在宜兴紫砂艺术澳门交流展中获银奖;
2002年《银箱壶》在中国十大紫砂茗壶评选中获银奖;
2004年《鹏程万里》在首届宜兴陶艺装饰展评中获银奖;
2006年《银箱壶》荣获第八届全国陶瓷艺术设计创新大赛银奖;
2007年《银箱壶》荣获首届中国紫砂装饰大奖赛金奖;
2007年《延年益寿壶》荣获山东青岛工艺品精品展金奖;
2011年《银箱壶》在中国工艺美术传承与创新优秀作品评比中获金奖;
2012年《延年益寿壶》荣获陶艺作品创新一等奖;
2012年《欢天喜地壶》荣获陶艺作品创新三等奖。
2012年《玉磨壶》被无锡博物院永久收藏
2012年《云柱》、《钻狮》、《金钱豹韵》三件作品入选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行的“印象中国.宜兴紫砂展”
银箱
借鉴红木银箱工整造型,巧妙构思而成,壶的四角用仿铜片镶嵌,红色护脚玲珑精巧,护角上的小柳钉几可乱真,壶体仿汉代油漆图案,绞泥纹饰自然神和,富有弹性感,壶嘴、壶把方圆得体呈现深紫红色,在雍容华贵的色彩中,呈现给人们的是风雅书卷的气息,文风扑面,雅俗共赏,大雅不群。
钻狮
金眸玉爪目悬星,群兽闻知尽骇惊
怒慑熊罴威凛凛,雄驱虎豹气英英
金龟出水
汉风壶
当代紫砂艺术家,精英辈出,他们以开阔的胸襟,精湛技艺,创造了无数的神奇之美,滋润着社会生活。宜兴紫砂在传承和发展中续写辉煌。
这是文化繁荣的时代,也是艺术创新的时代,在紫砂艺术界,年轻人已经艰辛的走来,开始崭露头角,竞显风流,一股新生力量,浪潮涌动,势不可挡,已逐渐成为社会的中坚,国家的栋梁。像孔小明这样的年轻工艺师,不靠名分,没有背景,用自己的作品说话,在紫砂行业一路前闯。
金钱豹韵
孔小明先生继承绞泥工艺,走着自己的艺术之路。他在绞泥中加以镶嵌等各种手法,演绎出方圆各异的艺术造型,捏塑出变幻多端绞泥水波花纹,作品美观大方,做工精细挺拔,线条流畅自然,每件作品都倾注着作者的智慧和心血。他配泥多变,调色大胆,作品所表现出的红黄相间的肌理花纹,受到李可染大师绘画的影响,浓墨重彩,惊艳而高雅。
八方凌云
紫砂艺术迎来了新的春天,"孔家壶"就是这春天的一支绚丽奇葩。孔小明先生已经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社会的美誉越来越高,他奉行的"酒香不怕巷子深"的理念,才能抚慰心灵,无愧前辈,对得起天下爱壶人。孔小明先生的睿智和勤奋远远超过一般人,天道酬勤,人生豪迈,他的作品已经被收藏界普遍看好,陶艺精彩,阔步未来。
(专业客服24小时在线,期待你的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