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伯其,国家级高级工艺美术师,艺名“木石”,当代刻绘名家。
1944年出生于蜀山陶刻世家,自幼酷爱书画。毕业于苏州美术学院,后深造于北京地质学院本科工美设计专业。青少年时师从陶刻大师任淦庭、诸葛勋学艺。掌握了各种精湛刀法。1965年起,在苏州从事美术设计工作。其艺术兴趣广泛,油画、国画、书法多次入选省市展出并获奖;2001年返回故里宜兴,重操陶刻艺业。是当代著名紫砂雕刻家,作品深受业内外收藏家的好评和青睐。
/陶刻世家/
周伯其精于书、画和篆刻,各种刀法运用自如,擅长于紫砂器皿上镌刻书、画。所刻花鸟、人物、书法等生动细致,务必做到处处变化、处处统一,刀虽尽而意无穷。
他的作品多从细微出发,壶友认真品读他的陶刻内容,犹如欣赏一件水墨山水画或者是书法名作,大到构图,小到人物神态、山水鸟虫,无不体现得淋漓尽致。
中华第一柱
/制壶叙心/
几十年的书画、镌刻生涯,手中钢刀刻尽人间悲欢离合、爱恨情仇、古韵新风、盛世豪情,如果用一句话来形容他,那就是:鬼斧神刀周伯其,一片丹心在砂壶。
苏东坡说:“书乃有神、气、骨、肉、血,五者阙一,不为书也。”这与“紫砂泰斗”顾景舟大师关于紫砂壶的“精、气、神”一说及其相似。而绘画,尤其是中国画,讲究的是线条,注重的是意境,紫砂壶何尝不是如此呢?由此可见,这书画与紫砂壶原本就应该是同盟子弟,它们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相互包容,真可谓天作之合。
渴韵
/书陶结合/
然而,要真正创作出将书画与紫砂结合得天衣无缝的作品也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即使是一个了得的书画家和一个了得的壶艺家,若没有长时间的磨合与相互理解,想成就一件好的作品也是难度颇大。
当今之艺术家,于浮躁时代坚守沉寂与涵养,堪比笔墨功夫之重。儒家说文以载道、有补于世;道家说怡情悦性、自我陶冶。老庄则主张素朴玄化、知白守黑,反对错金镂彩、绚丽灿烂。中国之文人墨客,生来即浸泡于酱缸,朝生暮死,凤凰涅槃。摩诘有诗: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汉铎
鬼斧神刀周伯其
一片丹心在砂壶
(专业客服24小时在线,期待你的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