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陈正初,1958年生于宜兴。号称“石瓢先生”,石瓢壶艺得自祖母传授。在传统石瓢上进行创新,变为“开片石瓢”,尤有特色。
部分作品采用上佳紫砂泥(称为“纯紫老泥”),吸水性佳,透气性惊人。壶内冲入热水后,与壶底接触的桌面会自然出现水珠,壶底却是干的。此效果目前国内仅见于陈正初一人的作品。
前言
在紫砂创作道路上,有一个人将先天的禀赋与后天的努力相结合,亦步亦趋,勤勤恳恳,作品屡获大奖,深受壶友喜爱,并被各大展馆收藏。有人说,这位紫砂匠人的每一把壶都是自己对紫砂感情的积累,都有一个小小的故事。这位匠人的名字叫做—陈正初。
1958年生于陶都宜兴,1991年进紫砂厂培训中心,师从王福君学艺; 2002 年结业于中国美术学院造型设计进修班。先后自己设计、创作各类紫砂新品与作品,在多次展评中获奖。陈正初的工作室叫做“真陶轩”,“真”者,“正”也。
从艺名师
陈正初在紫砂厂培训期间,拜紫砂名将王福君为师,经过老师的悉心指导,他更加明确了自己的紫砂之路,并在制作技艺上获得很大的提升,为他之后的获奖作品垫下了成功的基实。
陈正初与师傅王福君合影
艺术成果
陈正初有自己的网络空间,偶尔写几篇日志,有对紫砂的理解,亦有对展览的感受。从他质朴的文字里,你会读出一个士子的气质。读他的紫砂作品,似乎也有那么一种绅士的风度,细腻而不拘束, 作为一个紫砂爱好者,陈正初认真虔诚。作为一个紫砂工作者,其人睿智诚信。 在紫砂创作道路上,陈正初兢兢业业,踏踏实实,一份耕耘,一份收货;一份执着,一份欢喜。
天道总是酬勤。在紫砂创作道路上,陈正初将先天的禀赋与后天的努力相结合,亦步亦趋,勤勤耿耿,终于在积累之后迎来了丰收的喜悦,作品屡获大奖,深受壶友们的喜爱,并被各大展馆收藏。
真金的光芒永远都是璀璨的,优秀的紫砂作品迎来的是被记载和收藏的命运,而优秀的紫砂艺人迎来的则是广泛的曝光和宣传。陈正初屡屡被媒体采访,他的作品和事迹也屡屡被各大媒体报纸所刊载。
部分荣誉
2002 年 6 月《开片石瓢》荣获中国名茶博览会暨首界碧螺春文化节,中国紫砂艺术精品展金奖
2002 年 11 月《凌韵壶》荣获第四界中国(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展金奖
2005 年 10 月《华艺壶》荣获第七届中国(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展金奖
2006年11月《金玉满堂》荣获第八届中国(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展览传统金奖
2006 年11 月《开片石瓢》荣获第八届中国(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展传统金奖
2007年4月在中国收藏家喜爱的艺术大师和精英评选活动中被授予“2007年度中国收藏家喜爱的紫砂艺术大师”
2007年4月《六六大顺》荣获中国(杭州)国际名茶博览会金奖
2007 年 11 月《四方凸魁》荣获第九届中国(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展金奖
2008年11月《龙头八卦》荣获十届中国(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传统金奖
2008年11月《四大美女》《高高在上》荣获第十届中国(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传统金奖
2008年12月《福在眼前》在中国收藏家喜爱的艺术大师和精英评选活动中获金奖
2009年《曲壶》荣获2009中华茶具文化创意奖金奖
2010年10月《八仙过海》荣获第十二届中国(国家级)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特别金奖
2012年《玉龙壶》在第十四届中国(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中荣获金奖
2018年《纳福壶》荣获2018【艺博杯】江苏省工艺美术精品大奖赛金奖
部分作品欣赏
石瓢
此款壶器型古拙,线面简洁明快,还不失沉稳大度,由玫瑰红制作而成的壶色泽可爱,壶身仍沿袭古老方法上小下大,使重心下垂,使用起来更稳当,壶嘴采用短而有力的直筒形,出水的力度更加佳,使用暗接手法与壶身相连衔接不落痕迹,壶钮如同一条抛物线连接壶盖两端,形如拱桥。
石瓢(光)
此壶充分把握住石瓢壶的精髓之处,将这一经典器型表现得淋漓尽致,陈正初老师作品简单时尚的风格再一次完美体现出来。
整款壶的器型精神饱满,拥有大气之风,此乃收藏实用之佳品,壶友不可错过的杰作。
陈正初走过了20余年的紫砂艺术之路。他在这一路经历了多少风雨挫折,却始终锲而不舍。对于陈正初来说,眼前的紫艺之路将更宽,更广。
(专业客服24小时在线,期待你的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