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离不开审美。美,是衡量艺术品的标准。而审美,是一种历史积淀,前提是一个国家历史、文化的连续性。“文明只有姹紫嫣红之别,但绝无高低贵贱之分”。有了姹紫嫣红的文明,必定会有百花齐放的艺术。
国家与国家、文明与文明之间离不开交流互鉴,艺术、艺术品也离不开。中国的艺术,多是用美来表达情感、表达事物,且多数艺术品都能够让人去回味,这是一种极致。
紫砂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 它所呈现和表达的是作者的思维和情怀,是人文精神和文化人格的完美结合。用抽象的思维来表达美的定义,让人去领会,紫砂艺术品很能代表中国文化精神,意无穷、味高远。
纵观历史,明代中期以后,中国逐渐流行用茶壶泡茶。宜兴紫砂壶因具有“既不夺香,又无熟汤气”的实用优势,一跃成为饮茶的主要用具。于是,集壶艺、诗词、书画、篆刻于一体的紫砂壶文化,应运而生,成为茶文化的标志。
紫砂壶本身就能代表一种文化的包容和兼并能力,从古至今,在紫砂壶本身的造型上,出现了泥绘、加彩、浮雕、堆泥,贴花、施釉、搅泥、镂窄、包漆、磨光等工艺。层出不穷,紫砂壶的文化内涵得到了扩充。艺术就是要用包容的眼光去看待,紫砂壶很好地诠释了这一点。
紫砂壶就是这样,典型的手工艺陶器,造型式样极为丰富,陶器色泽古朴典雅,器物表面还常镌刻诗文书画作为装饰,从而更加增添了造型的书卷气息,成为一种具有高雅气质和浓厚文化传统的实用艺术品,从一个方面鲜明地反映了中华民族造型审美意识。
紫砂壶产之于宜兴——一个人文丰厚的地方,所以它能够快速的走向文化性,成为中国当下的文化艺术代表之一。也因此,紫砂虽然只产于宜兴,却也属于全世界。
作为文化来说,紫砂壶是指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
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用之于艺术,便是指艺术在其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所承载的时代特色或者艺术审美。在这历史发展中,少不了所属民族的一系列发展和变迁。
现存的每个文化都有艺术,艺术就是面向明天,面向未来。艺术最值得期待的方面就是它的包容性,它可以包容传统的、实验的,同时它还可以接纳不同的艺术形式,可以进行一些新的尝试,不管是材料,还是艺术语言,又或是形式。同时,也正因其的包容性,才使得每一个文化、每一个艺术发展至今依然拥有强大的生命力。
(专业客服24小时在线,期待你的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