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槽青是紫泥系中比较优质的泥料,因开采时通常处于紫泥泥层底部位置,故称底槽青。
其矿料外观多呈紫褐色,并夹杂灰绿色斑点,也是我们所称的“鸡眼”,这也是与一般紫泥区分最明显的特点。
根据泥层深浅不同,底槽青有老、嫩之分。矿料越老,云母含量相对越多,鸡眼随之越小,越少,并砂性重,成型较酥,耐火温度也越高,收缩率也越小。
根据开采的矿区不同,底槽青有分四号井底槽青、五号井底槽青、台西矿底槽青,其外观质地及烧成后的胎质色泽效果等也不尽相同。
四号井底槽青,矿料外观呈紫褐色致密块状,比较坚硬,含有一定量的白色云母碎片,矿料上有丰富的鸡眼。
烧成后呈紫红色调,胎质呈现细梨皮状,壶身有金砂显现,砂质细密油润,色泽纯正、沉稳,在高温烧成后,色泽略泛灰,金砂明显,极为惊艳。
40亩1190度 40目1210度 40目1230度
同样是外观呈紫褐致密块状,含有云母碎片,矿料上鸡眼通常边缘会带有较小的鸡眼。
烧成温度在1180-1230℃左右。烧成后呈紫红色调,胎质呈粗梨皮状,表面颗粒密布,色泽效果十分丰富。
30目1180度 30目1200度 30目1230度
五号机停采之后,台西矿有开采到底槽青,外观呈紫褐色致密块状,比较坚硬,含有一定量的白色云母碎片,同样有吩咐丰富鸡眼。
烧成温度在1190~1220°C左右,烧成后呈紫红色调,胎质呈微梨皮状,砂质细密均匀,色泽效果比较丰富。
50目1190度 50目1210度 50目1230度
底槽青润如紫玉,金砂隐隐、灿若星辰,真真正正诠释了“紫玉金砂”的艺术魅力。
(专业客服24小时在线,期待你的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