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 2 0 1 2 年北京翰海紫砂专场,顾景舟精心打造、历经20年完结的紫砂极品“提璧壶”以1288万元成交。同一专场中顾景舟“虚扁壶”以115 0万元成交,单件均价超千万元。紫砂圈内人见怪不怪,千万紫砂也不是第一次出现了!
2017年近期拍卖上千万的紫砂壶有哪些?下面来盘点一下
成交价 17,825,000
北京匡时 2017春拍
顾景舟与高庄教授因艺结识,他们的合作诞生了熠熠光辉的耀世之作——提璧壶,是新中国成立后令人瞩目的一段佳话。
1956的秋天,先由顾景舟在前人提梁壶基础上,设计图纸。高庄仔细揣摩与思量之后,改动图纸,力求线面壶体的完整统一,于是提璧壶的雏形就这样诞生了。
在1957年至1978年之间,顾老从实用性、把玩性、风格和立意等方面先后进行四次修改,跨越20余年,终于定型,并正式命名为《提璧壶》。
▲顾景舟创作提璧壶专用的牛角勒只
勒只,是一种专门用于光勒口颈、底、足与身筒交接处的工具。取材牛角、竹子、黄杨木、红木等,其角度、弧度都是根据作品的形置而特别使用。
▲顾景舟1990年12月亲笔题记
成交价14,490,000
西冷印社 2017年春拍
百纳壶为龚心钊旧藏,杨彭年制、陈曼生刻,香蘅款。
龚心钊(1870-1949),字怀希,号仲勉,安徽合肥人,寓居上海,是清代最后一任科举考官,光绪年间出使英、法等国,清末出任加拿大总领事,是清代著名的外交家。
彭年,杨彭年,清嘉庆、道光间宜兴制壶名手。彭年弟宝年、妹凤年,都是当时制壶高手,一门眷属皆工此技。彭年善于配泥,所制茗壶,浑朴工致。
曼生,陈曼生(1768-1822),名鸿寿,字子恭,号曼生,西冷八家之一,善书法、篆刻。
嘉庆十六年左右,任溧阳县宰,好紫砂工艺,自绘壶样,请杨彭年及杨之弟妹并邵二泉等制壶,在壶上刻铭,称“曼生壶”。
香蘅,为陈曼生儿子陈宝善的斋名。目前所见“香蘅”款曼生壶不多,馆藏有两把。
一把为江苏淮安市博物馆藏三足扁壶,壶肩镌铭“台鼎之光,寿如张苍。曼生作乳鼎铭”。
另一把为上海博物馆藏小周盘壶,壶肩镌铭“吾爱吾鼎,疆食疆饮。曼生作乳鼎铭”。
▲江苏淮安市博物馆藏
▲上海博物馆藏
成交价17,825,000
北京东正拍卖 2017年春拍
此款井栏壶,由顾老根据曼生井栏壶改良而来,为上世纪80年代后期书画名家与制壶高手跨界合作中,顾老所制三把紫砂壶中的一把,是顾老晚期最重要的文人壶之一。
亚明直接在壶上落墨,并无底稿,顾景舟亲自操刀,以老练流畅的刀法刻出书画的内容与韵味,书法与松枝使人百看不厌,心灵深处会产生某种共鸣与碰撞,令人回味无穷。
以上是2017年近期拍卖价值上千万元级别的壶。拍场上千万级别的紫砂壶已不鲜见,而顾景舟算是最早出位千万元的大家之一。
(专业客服24小时在线,期待你的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