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紫砂的成型工艺,一直以来都是壶友们关注的问题。也有很多壶友对全手工和半手工的成型方式存在很大的误区和了解壁垒。
有些朋友一提到半手工壶用模具制作,就马上想到了注浆壶、手拉胚等,其实根本不是一回事。
紫砂壶的口碑,都被灌浆壶和手拉壶毁了,今天就为大家解释一下,什么是灌浆壶和手拉壶,该如何避免买到这两种壶。
《紫砂陶器》国家标准对紫砂壶的成型方式,就规定了只能采用手工成型,这也是对传统手工工艺的保护。
手拉胚
俗话说一分价钱一分货,但对于新入门的壶友来说,花了大价钱也不一定能买到好的。对紫砂还不了解的人,往往第一笔学费就交给了手拉壶。
手拉坯是制陶工艺的名称,它是在转动的轮盘上,利用惯性离心力,用手将可塑的泥坯拉制壶身。
从手拉坯本身来讲,它是一种古老的制作工艺,早就被广泛运用在各种陶器和瓷器的制作。在中国四大名陶的中,建水陶,坭兴陶,荣昌陶都有运用到手拉成型工艺。
宜兴紫砂所用的原料与以上三种名陶有着本质的区别,所以宜兴紫砂的传统成型工艺采用的是拍打或镶接成型法。手拉成型并不适用。
但是与传统手工拍打成型比起来,手拉胚的效率太高了,一般而言,一人一天可以拉200到300个。成本低,工艺简单,有利可图自然有人做。
由于紫砂泥料没有很好的延展性,纯正的泥料并不能用来拉坯,所以需要加入高岭土、玻璃水等原料后提高泥料的流动性后才可以手拉。
在转动的轮盘上,利用惯性离心力,用手拉出壶身,然后再装配上壶把、壶嘴(均为灌浆或模型浇筑),一把手拉壶就做好了。
这样做出来的壶,烧成后没有透气性,完全失去了紫砂的特性,与一般的陶器一样,泡茶并没有区别。
如何辨别手拉壶?
手拉胚壶的壶底与壶身在拉制成形后一起被切下,所以是完全一体的,壶身没有任何接痕,身桶也无接缝。
由于成壶的方式是靠底部舵轮旋转而成型,一般来说壶底会有旋转纹理。
手拉坯壶需要稀泥才能拉起泥坯,稀泥烧成以后泥门相对来说会很紧。
另外手拉坯壶的整体重量略轻一些。
灌浆壶
就是把泥料打成非常细的泥浆,然后类似水泥一样注模成型,放置晾干后,再稍微加工便可成壶。壶底部很光洁没有任何手工痕迹。
灌浆壶制作过程
其成形工艺简单没有多少手工成分。由于加入了高岭土和玻璃水,烧成后瓷化严重,它也不具备真正的紫砂壶优异的透气性和吸水性。
注浆壶不管是从原料上讲,还是从工艺上说,这种壶已经不能划为紫砂壶一类了。
如何辨别灌浆壶?
1、价格低廉
注浆壶因为原料和工艺成本低,品质也低,所以价格非常低廉。
如果在市场上碰上价格异常低廉、还附赠很多其他杯碟之类的“紫砂壶”,那就要小心了。几乎全中国的各大车站景区都能找到注浆壶的影子。
2、光泽异常
灌浆壶有的粗看还是很漂亮的。但是由于工艺的原因这类壶还是高目玻璃水工艺,所以外表贼亮。
份量明显比正常紫砂壶轻。手感很轻,断面有朱泥类的瓷化现象。
3、器形怪异
器型的线条越多或者复杂工艺就越难,且不说全手难做,模具都是很复杂的工艺。所以如果见到器型复杂价格便宜的紫砂壶十有八九就是注浆壶。
4、手感光滑无颗粒
由于注浆工艺对材质的要求,注浆壶无论里外都很细腻,手感光滑,无法看到明显的砂质颗粒
(专业客服24小时在线,期待你的咨询)